今日关注:大蒜栽培:蒜薹收获后,水肥不能放松,做好这3点,蒜头“大如拳”
蒜薹采收后,蒜头生长才正式开启迅速膨大的高光之路,但在生产上,不少菜农却在这个关键时期疏于管理,主要原因是从大蒜的生长上来看,叶片数量不再增加,而且已有的叶片面积也长到最大,觉得整个植株的生长状态已经呈现下行趋势。但这种认识与管理会对形成大蒜头、获得好收益造成不良影响。
【资料图】
此时,大蒜植株的形态虽已建成,但是光合作用以及营养物质运输积累仍在快速进行,这些生理活动能否在充足水肥等管理措施的加持下快速运转,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最终收获的蒜头是“大如拳”还是“小如枣”。
接下来,为卿画眉说三农从3个方面介绍一下大蒜在蒜薹采收后的水肥管理技术。
土壤追肥
蒜薹在采收后,大约3周左右就进入到蒜头收获期,时间相对短促,假如能延长叶片乃至整个植株的生理功能期,将能使蒜头膨大获得更充足时间,对提高蒜头产量将会发挥积极作用,因此在肥料种类选择上,既要立足于蒜头营养积累,又要着眼于叶片功能期延长。
要做到这一点,就需要氮肥钾肥齐补共施,增施氮肥可以延长叶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物质的功能期,而被称为品质元素的钾肥,不仅能促进叶片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向蒜头运输与积累转化,还可以提高大蒜品质。
在具体用量上,可以植株伤口已经愈合时每亩地结合灌水冲施高氮高钾复合肥10-15公斤(用量根据地力水平灵活调整),如果是配肥,在选用的肥料类型上,要立足于速效性,尿素由于发挥肥效的时间相对较晚(比碳酸氢铵等要晚一周左右),因此不建议本阶段追施尿素。
在钾肥的选用上,建议选用硫酸钾型复合肥,原因是硫酸钾不仅水溶性强,吸收快,而且大蒜自身辛香风味的形成是由于硫化物的挥发所致,也就是说大蒜属于喜硫蔬菜,而硫酸钾则可以提供较为充裕的硫。
巧用叶面肥
土壤追施是大蒜本阶段供给以大量元素为主的养分的主要形式,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,在蒜薹采收后,根系颜色虽然看起来仍是白亮的健康色,但其实吸收功能已经在走下坡路,为确保大蒜产量潜力得到最大化发挥,就可以通过喷施叶面肥的形式,为大蒜头的形成提供恰逢其时的“助攻”。
叶面肥选用的类型仍主要以高氮高钾肥为主,其中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较为常见。尿素在溶解于水后,形成可被叶片直接吸收的小分子,而且尿素在常见氮肥形态里面又属于含氮量最高的“氮肥之王”,这种高氮含量属性,对延长叶片功能大有裨益。磷酸二氢钾在溶于水后变成磷酸根离子和钾离子,也都可以直接被吸收利用,不仅可以促进养分积累运输,对保持根系的活性也有积极作用。
在施用施用浓度上,尿素一般不超过1%,而磷酸二氢钾则以0.3-0.5%为宜。如果因气候或者土壤等问题,植株衰老速度偏快,则可以在喷施叶面肥过程中加入对生长具有调节作用的芸苔素内酯(浓度约为万分之一)或者氨基酸水溶肥。叶面肥的喷施频率约为每周一次。
水分管理
蒜头的快速膨大对应的是以养分运输、转化与积累为典型的生理活动的高速运转,而这些生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需在水体液态环境内进行,同时水分也参与营养物质的合成与积累,因此在蒜薹采收后,如果水分供给出现亏缺,则会加速叶面功能的退化和整个植株体的衰老,结果就是蒜头养分积累时间缩短,蒜头膨大不充分,产量低。
此时,土壤水分相对湿度以保持在75%-85%为宜,在此范围内,根系不仅能获得充足的水分,而且土壤也保持较好的透气性,这样根系的代谢过程中就能获得充足氧气供应,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强度就有了保障。
具体的浇水量和浇水时间应结合天然降雨来灵活安排,假如土壤湿度本身较好,可以不浇水,如果土壤含水量持续偏高,反而容易诱发病害加速植株老化,在土壤偏干旱的情况下,单次浇水量也不宜过大,必要时可以小水勤浇,应尽量缩短土壤含水量高于85%或低于75%的时间。
另外,在灌水时间上,首先要在蒜薹采收后的3天左右进行,确保伤口已经愈合,避免湿度加大造成病菌侵染加剧;其次是应选在晴天,最好有风的时段,这样可以缩短田间高湿环境持续时间,也能起到减少病害发生的效果;其三是在大蒜采收前的一周,要停止灌水,避免高湿散瓣。